项目模块

双碳咨询

一、企业服务

(1)企业碳达峰碳中和规划

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专业咨询服务或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企业系统地识别、分析、制定并实施其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路径和行动计划。
规划思路:
好处:
a、协助构建碳管理体系;
b、预测未来碳排放及排放强度;
c、设置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目标;
d、绘制碳中和路线图。

(2)能源审计与碳盘查

能源审计是一种系统化的能源管理方法,通过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和分析,提出节能改进措施。
工作流程:

 
碳盘查:针对组织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是进行碳排放量自查、量化的过程。
好处:
a、针对不同标准,满足供应链碳管理需求;
b、为节能降碳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减少企业成本;
c、应对政府核查要求。
(3)绿色工厂申报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工厂梯度培育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为企业申报绿色工厂,评定后有资金奖励或政策扶持,对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
(4)碳市场服务
碳交易支撑:为企业提供碳市场履约一体化解决方案,协助企业有效应对碳市场合规要求,完善排放数据,提升碳管理水平,优化履约成本,实现碳资产保值增值。

金融服务:利用企业碳资产和绿色项目进行融资贷款,缓解企业资金需求压力。



CCER方法学开发:为尚无匹配方法学的减排项目提供减排量开发依据。

减排项目开发:根据不同项目类型,可选择开发绿证(GEC、IREC)、减排项目(CCER、VCS、GS)

 
(5)产品碳足迹评价
 
对单个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行量化、评估和报告的过程。帮助企业发掘节能减排潜力,实现上下游供应链绿色管理,强化品牌建设,体现社会责任。

(6)企业/活动碳中和

企业或组织(或特定活动)通过一系列科学措施,在一段特定时间(通常是一年)内,将其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GHG)排放总量,通过减或抵消的方式削减至净零的状态,有利于提升其社会价值。

(7)标准化定制服务

根据企业需求,制定行业团体标准,帮助企业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抢占先机。

(8)企业体系认证服务

体系认证是指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对企业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生产、管理、质量、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确认企业符合相关标准或要求,并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如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45001)等。

(9)节能诊断服务

节能诊断主要围绕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装备,做好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三方面诊断工作。一是核定企业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量,编制企业能量平衡表,核算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查找能源利用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二是结合行业特点核算企业主要工序能耗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评估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水平和实际运行情况,分析高效节能装备和先进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潜力。三是检查能源管理岗位设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统计制度建立及执行等能源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10)节能评估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节能评估报告(能评)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中两项强制性、前置性的专业评估业务,分别从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防治角度对项目进行合规性审查。
节能评估报告:根据《节约能源法》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办法》,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能源消耗合理性、能效水平及节能措施进行量化分析和审查。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预测项目对生态、水、气、土壤等环境的潜在影响,提出污染防治措施。

(11)节能验收报告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竣工投产前开展的强制性专项评估服务,旨在核查项目是否全面落实节能审查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和要求,确保其能源利用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

(12)清洁生产审核服务

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降低能耗、物耗、废物产生以及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案,进而选定并实施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13)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申报

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申报服务是协助企业或机构申请政府设立的专项财政资金支持的专业服务,旨在通过政策解读、材料准备、流程优化等全流程服务,帮助申报主体高效获取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目标。湖北最高奖励100万元。

二、政府服务

(1)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协助研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实施路径及行动方案、碳排放数据核查与管理、低碳领域标准化建设等工作,助力各级政府提升碳减排管理能力。

(2)温室气体清单编制

温室气体清单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排放和吸收的温室气体信息的全面汇总,涉及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理等五大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通过编制清单,可以全面客观掌握本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降碳措施。

(3)碳普惠机制研究

碳普惠是一种创新性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旨在量化个人、家庭、小微企业等主体的低碳行为,并通过政策支持、商业激励或碳交易赋予其价值,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包含碳普惠方法学研究和碳普惠平台建设。

 

(4)低碳试点建设

低碳试点创建工作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在积极开展低碳试点的背景下,厘清层级,逐步推进,开展低碳示范工程建设,探索经济发展与低碳发展模式对于低碳试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